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5篇
  免费   0篇
  2006年   1篇
  2005年   2篇
  2004年   2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5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15 毫秒
1
1.
甘肃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  总被引:1,自引:1,他引:0  
2004年7月和8月,通过样线调查、野外直接跟踪观察和瞬间取样的方法,对东大山自然保护区岩羊(Pseudois nayaur)的种群结构和生态行为进行了初步研究。在观察到的720只岩羊中,719只组成了50个群,最大的群82只,最小的群2只,平均群大小(14.38±15.83)只(n=50)。雌雄性比为1∶0.63,成年雌体、亚成体和幼体之比是1∶0.4∶0.24。岩羊的昼间活动中,上午和下午各有一个瞬间觅食高峰,分别在6:30时和15:30时,中午有一段较长时间的休息期。通过对一个46只岩羊群连续12 d的野外跟踪观察,发现该岩羊群昼间的活动范围基本上在1.47 km2内。对152个自然死亡的雄性岩羊头骨的分析表明,东大山雄性岩羊的自然死亡年龄在7.5~11.5龄,其中9.5龄是其自然死亡的高峰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2.
RNAi,生物体内的基因免疫   总被引:3,自引:0,他引:3  
RNAi,是广泛存在于植物、线虫、果蝇、真菌和动物中的1种抗病毒机制,如同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,能特异地抵抗病毒感染。本文阐述了RNAi机制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研究,进一步说明RNAi在基因水平上对机体的保护作用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3.
普通伏翼蝠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   总被引:5,自引:0,他引:5  
自由声场条件下,采用单单位胞外微电极记录方法,研究了普通伏翼蝠(Pipistrellusabramus)下丘神经元基本声反应特性。结果发现,在所得的65个下丘神经元中:特征频率在18.9~76.7kHz(42.94±11.29)之间,最小阈值在29.1~80.1dBSPL(58.65±12.62)之间,潜伏期在3.1~10.4ms(6.10±1.47)之间;特征频率随记录深度的增加而增大,与最小阈值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;发放类型包括相位型(73.85%)、梳齿型(15.38%)和紧张型(10.77%)3种基本类型;频率调谐曲线均为开峰型,多数神经元(72.30%)调谐曲线较宽阔,少数(27.70%)较狭窄,并且多数神经元的频率调谐曲线高频边比低频边陡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4.
听觉系统是接受、传输、分析、处理声音信息的特殊感觉系统。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对听觉系统的研究进展迅速。耳蜗足听觉感受器所在之处,其结构复杂,但中学生物学教材中对耳蜗结构阐述很简单,一些中学教师对耳蜗的结构了解较少,冈此本文就耳蜗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作一介绍、  相似文献   
5.
康洁 《生物学杂志》2004,21(6):43-45
RNA干涉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到功能基因组学,药物靶点筛选,细胞信号传导通路分析,疾病治疗等多方面,在多数真核细胞中RNA干涉对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是通过21-23m大小的siRNA实现的,后者以碱基互补的作用,识别并最终诱导mRNA降解,在此过程中有多种酶参与并协同调节。防止酶污染获得高纯度的dsRNA或siRNA是实现RNA干涉最重要的一步。介绍了设计dsRNA或siRNA几种常用并已成熟的方法,目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应用RNA干涉技术揭示生命的奥秘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